實際上在大多數情況下,檢驗鑄件力學性能是對與鑄件假定相似的試樣加以試驗,然后依據試樣的試驗結果來推斷鑄件的力學性能。目前,試樣的取樣方法有三種。
1、從鑄件本體切取試樣。試樣自鑄件指定部位(一般選在鑄件上受力較大的部位)上截取,能比較真實地反映該部位鑄件本身的力學性能。但這一方法的缺點是要損傷鑄件,而且制造也困難,因此只可能在有限的情況下才應用。例如:試制過程中為準確判斷性能,在大批量生產中,鑄件質量穩定的條件下,作抽樣檢驗時應用;也可以在鑄件上有可能切取試樣的情況下采用。
2、與鑄件一起鑄出試樣(附鑄試樣)。為不損傷鑄件本體可采用試樣與鑄件在同一鑄型內鑄成。試樣與鑄件一樣均與澆注系統相連接,或作鑄件某一指定部分(如助條)的延續、前者所得的結果與單鑄試樣相差不大,而后者可近似地反映鑄件本身的性能。但事實上,由于試樣與鑄件的質量、斷面尺寸不同,它們的凝固及冷卻速度也就不同,這樣便使得即使在同一鑄造熱處理條件下所獲得的試樣和鑄件的力學性能也仍有不同。一般情況下少采用附鑄試樣。
3、單獨鑄造的試樣由于上述兩種方法各有利弊,所以在生產過程中無特殊規定時,為了簡便起見,一般均采用單獨鑄造試樣的方法。根據單獨鑄造試樣所得之試驗結果,便可粗略地推知鑄件的力學性能。應該注意:試樣單獨鑄造時的工藝,需符合該鑄件的鑄造工藝,以便盡可能地消除種種偶然變動的影響因素,而獲得基本上能反映鑄件實際情況的試樣。